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 新闻中心 | 各地分会 | 学会论坛学会相关 | 科研快报 | 联系我们  
浅析亲情缺失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0-8-18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浅析亲情缺失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司海云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仍将进城务工,因此留守儿童在我国还会继续存在。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特别需要亲情的关爱和呵护。现实生活中,由于长期与父母分开,留守儿童亲情缺失问题普遍存在。笔者试从亲情缺失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产生的影响入手,从而提出弥补亲情缺失的路径和对策,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出台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状况的对策,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社会化;情感需求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为了使每一朵花能成为祖国的栋梁,父母们把毕生的精力和满腔的希望都寄托给了孩子们,孩子们是否能健康茁壮成长,牵动着我们的目光,也牵动着我们的心。本是在父母怀里撒娇,尽享童趣的年纪,留守儿童却因父母不在身边,日常生活得不到保障;学习上几乎无人辅导;情感上更是处于饥渴状态。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分析

农民工阶层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的“生长点”,但他们目前是在制度的夹缝中艰难生存,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农民工子女的生存和教育状况,由于亲情的缺失,留守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折射出的主要是家庭功能和父母抚养角色的弱化。

人的一生中,绝大多数都会先后经历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教人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学校教育传授和培养人生存的知识;而家庭教育则教人学会做人的道理。人的启蒙教育在家庭,然而农民工外出务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造成了他们的亲情缺失问题。从生态遗传学视角来说,人类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着,孩子比父母亲接受新事物更主动一些,相互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祖父母与孙子或者孙女之间的代沟会更大,由此可能带来相互之间在交往和沟通等问题上的障碍。同时,这种隔代的监护方式,又使得老一辈人对孙子、孙女采取溺爱、迁就、放纵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亲情缺失引起的教育缺失等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未来人口的质量。

二、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现状

父母对子女关爱和呵护是儿童情感健全发展的基础,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由单亲或隔代抚养长大的儿童,虽然也受到亲属的爱护,但由于缺少双亲或父母中的另一个的关爱与教育,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等负面情感,常导致其情感得不到交流、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不利于心理压力的及时疏导。

当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长期缺位时,对子女的教育主要落在了父或母的单系上,原来的双系结构变成单系结构,家庭教育职能明显弱化。费孝通早就意识到这种单系抚育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他说过:“缺少父母任何一方,不但日常生活不易维持,而且男孩子不能在母亲那里获得他所需要的全部生活方式,女孩子单跟父亲同样得不到完全的教育。”([1])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都外出时,原来的双系结构几乎彻底瓦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依靠隔代监护人来执行。而在祖辈监护中,他们一般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而即使是父或母亲监护,也常因忙于家务、工作,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留守儿童无法拥有完整的家庭,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所以作为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对亲情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正是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父母最基本的照顾和关怀,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对生活的满意度降低;亲情缺失不但影响留守儿童在家庭中正常地学习各种生活和社会规范,而且父母监督作用的减弱也使其学习动力不足,学习退步。最关键的是亲情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在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受阻,不利于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进而诱发青少年犯罪,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总之,留守儿童出现的以上问题正是诸多学者和调研机构在研究中所综合出来的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心理和道德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都是由于亲情缺失而衍生出来的问题。

三、亲情缺失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社会主体之一。对于一般儿童而言,从出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23的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期的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的基础,一旦失败,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智力和情感发展。正如心理学家所说: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缺乏亲情关怀的孩子其身体、智力、情感的成长以及其社会发展都会受到损害。

(一)生活和学习状况

皮亚杰曾经研究过个体的认识发展,根据他的研究结果,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主要靠感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决定了具体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此外,家庭关系对儿童的成长也有重要影响,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的家庭,孩子会显得自信、有朝气;相反,父母之间的冲突和冷漠会使孩子心理机能较差,容易发生情绪混乱。

在儿童的成长阶段,家庭对其承担着养育和教育的功能。父母的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不仅仅是少了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更是少了生活上的照料、关心和帮助。监护人的照料大多数只管温饱,而很少顾及饮食的营养搭配。

另外,学习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适龄入学儿童基本上都能接受正规教育,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态度端正,希望通过“读书”这种途径跳出农门,报答父母,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况。通过调查得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的“优秀率”、“良好率”及在对学习感兴趣程度方面均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在迟到现象的比率上则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家庭中,负责抚养儿童的单亲或长辈会因为家里人手的缺乏而忙于家庭事务与农作劳动,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学习状况的关注度也低于非留守儿童的家庭;且长辈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在学业上无法对儿童实施实质性的帮助。这些因素不仅使得监护人在孩子学习上有困难时无法给予其解答,而且还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善于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孩子在学习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调查数据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以下两点共同问题:首先,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儿童的成长需要还主要停留在生理的物资需求和心理的依恋需要上,他们把父母的奖励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而留守儿童“影响源”的缺失,致使他们贪玩或畏惧学习困难而厌学、逃学、辍学。其次,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不强。儿童在学习中,除了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引导外,家长或亲人的督导对其学习也十分重要。外出务工的父母,只是通过电话偶尔查问孩子的学习状况,或其家中的监护人进行监督,而他们的要求大多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很少付诸实际去监督。这种持续的缺乏指导和监督,最终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还可能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二)心理方面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家庭所可能给予个人的感情的交流和爱的体验式最多的。一个人的感情能否正常地发展,他能否理解爱,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能给予别人爱,这种感情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

童年时期是儿童心理情感形成的关键期。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之后,家庭结构上的不完整、情感沟通和亲子互动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和心理的健全发展会带来潜在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造成的亲情缺失,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孤僻和悲观;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使孩子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人的心理发展是不断积累和调整的过程,留守状态和经历对于儿童的情感、性格和心理所产生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和滞后效应。所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我们除了要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外,还要密切关注潜在的影响。

(三)道德方面

道德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家庭教育对个体道德、人格形成的影响是持久不间断的,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养成是长期不问断的过程,家庭教育天然的连续性为其提供了重要保证。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长期在外打工,这就导致了道德教育的缺位。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认为人的本性最初无所谓好坏,但有向任一方面发展的可能。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需完成一个特定的文化制约的任务,人在向积极和消极发展的矛盾中实现平衡。如果人在各阶段向消极品质发展,就会产生心理——向消极品质发展,或出现情绪障碍,为后一阶段制造麻烦,出现病态和不健全的人格。家庭教育具有的早期性、家庭成员关系的密切性、父母对子女了解的深刻全面性等特点,使家庭教育较之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对个体道德社会化影响中存在着特殊优势。

(四)行为方面

家庭是个体最初的活动范围, 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孩子总是以其父母的言行为榜样,以父母的需求、情感为认同的对象,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留守儿童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致使父母的言传身教自然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儿童行为规范方面的社会化。舒茨的人际行为三位理论中解释说,如果儿童小时候得不到亲人充分的爱,经常面对冷淡和排斥,长大会表现出低个人行为。

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当中,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使儿童习得基本生活知识、技能以及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最直接的教育途径遭到了破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资料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不足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产生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以致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如抽烟、打架、赌博、偷盗和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等。

四、对策与建议

(一)家庭

外出就业的农民并非以挣钱为最终目的,更多的人是为了积累经济资本,保证下一代能够好好读书。因此,在城市务工的父母绝不能一味地只为了挣钱,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

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留守儿童的父母要把关心子女身心的正常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当作是家长的神圣职责,应该重视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平时多打电话回家,争取每隔一段时间回家看望孩子一次。另外,还要积极培养孩子的主动意识,让他们学会主动与家长沟通,比如遇到问题或是想念爸爸妈妈时自己主动给父母打电话。最后,还要注意提升留守儿童父母的素质,特别是留在家中照顾孩子的母亲。母亲在抚育子女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事实是很多母亲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如何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孩子。

(二)学校

我国有句古语“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课堂,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我们要把老师与父母对下一代的教育责任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孩子身边,老师要更多的去关心这些孩子,加大家访的次数,通过与孩子交心谈心的办法,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疏导,填补他们缺失的亲情。同时,改善农村学校寄宿条件,设置代理家长,真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学校能及时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的空白。

学校在为青少年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尤其是生活在特殊条件下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其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工作。

(三)社会

首先,积极构筑留守儿童援助网络体系,由村委会、学校共同组成一个能够担负起儿童监护,生活料理和教育工作的机构。其次,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彻底清除给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的各类垃圾,如取缔违法经营的网吧等。同时,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适应农村群众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1]王开玉等.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薛素珍、柳林.儿童社会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3](瑞)皮亚杰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孔维民.情感心理学新论.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5](美)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译者:孙俊才/文军.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6]陆士桢等.中国儿童政策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卢德平.中国弱势儿童群体:问题和对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9]朱启臻等.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10]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司海云,安徽省社会学会秘书,安徽大学社会学系2008级硕士研究生。

[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3

 

发布时间:2010-8-18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关于学会 | 联系我们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4号 安徽省社会学会 All rights 皖ICP备090206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