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 新闻中心 | 各地分会 | 学会论坛学会相关 | 科研快报 | 联系我们  
全球化背景下城镇化趋向研究
发布时间:2013-8-6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全球化背景下城镇化趋向研究
——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的另类视角
高桂英 东梅*
 
摘要:宁夏沿黄城市带作为后起的城市化地区,面临着城市化发展的高潮,同时也面临城市化发展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城镇化推进呈现出如下趋势:发展中社会城镇化加速发展,大都市带和城市群的活力强化,生态城市和公民社会思潮倍受关注。本文通过介绍分析意大利的“慢城市”、不丹模式以及中国的太阳谷——山东德州的发展方式,为宁夏沿黄城市带的发展提供参考。宁夏沿黄城市带的发展应该汲取国内外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处理好: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共存共生”、人居环境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村落社会与都市社会“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全球化;城镇化;社会发展;生态系统
 
大城市病在中国已显现出了苗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和房价飙升、入托难、就医难等,这些不和谐因素让我们担忧,未来城市能否让生活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也更应该成为后起城镇化地区发展的一个理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预言,二十一世纪对世界经济影响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的城市化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大事之一,选择“全球化背景下城镇化趋向研究”一题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想通过前瞻性研究或预防性研究来反思和扬弃工业化与城市化,其积极意义在于警示人们: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城市化不能无限度扩张;未来农村与城市的共同繁荣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民的利益为代价,不能用衰败的乡村社会换取繁荣的都市社会。从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应汲取哪些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不想面面俱到,只想着重结合当前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介绍分析意大利的“慢城市”、不丹模式以及中国的太阳谷—山东德州的发展方式,为后发城市化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宁夏沿黄城市带作为后发城市化地区,一定要用先进的理念作为未来城镇化趋向的思想源泉,通过发展理念及社会制度的创新,确保宁夏沿黄城市带的健康发展。
需要表明的一个观点就是: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不能以剥夺农村为手段发展自己。低碳绿色环保框架下,城市并不必然代表先进,农村更不意味着落后,如果单纯依据“经济效率”原则来衡量城市和农村的先进与落后,从长远可持续发展视角来观察显得过于[1]简单或浮浅。以下研究尽管有我自已的角度和长期以来的思考,但主要是文献综述,这既是对已有研究的尊重,也想藉此说明对城市化发展的另类视角,不是什么“创造发明”,而是该领域很多专家学者的“共识”。
一、关于城市化发展的冷思考
1、要反思城市化扩张对公共资源的掠夺
尤其要反思的问题是,如何让城市与农村平等使用公共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公共资源,应该公平分配、统一管理。根据中国水利部的数据,2004 年, 工厂和城市居民使用了大约34%的水(1998 年这一比例为 25%),粮食生产因此降低8.4%。而2004年之后,城市化扩张的步伐更快,城市使用的水资源无疑更多,粮食产量受过度城市化影响减产是毫无疑问的。由于城市功利扩张的需要,原先被用来灌溉农业的水资源被城市优先占有,农业虽被寄予关系到经济全局和粮食安全的重任,但至少在水资源这方面,它远没有获得像城市和工业那样的话语权。北京水资源专家王建指出,城市的恶性膨胀,是导致生态恶化、农业受旱的主要原因[1]。现阶段,我们只看到城市化扩张所带来的成就,却没意识到过度城市化对农村水、土地等资源的掠夺—城乡之间的天平因此越来越倾斜。一些城市大搞“圈地运动”“造城运动”,直接或者变相地剥夺了农民的利益。
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普遍被认为在农村。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的一位基金负责人汉斯·库南指出,“水和农村居民的生计息息相关。如果分配不均,将影响到农村地区的收入,也会影响到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近年中国罕见的旱灾有关方面应重视起来,2010 年农业受旱,仅安徽小麦就减产至少三到四成,直接损失已近16亿。如果水资源城乡分配公平,遇到天旱能及时灌溉,相信农业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过度城市化对城市而言也未必是好事,中科院院士赵其国早就指出,城市的效益并不总是与城市的规模成正比。城镇规模扩大,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效益反而下降。遗憾的是,这只是个别人的忧虑,不少人依然以城市化扩张为荣,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目前,中国城镇的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挑战,655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 200个城市严重缺水[2],因为无奈我们要南水北调。另外,现在世界上许多大城市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陆地下沉。
2、要反思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染和拥堵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问题,主要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及一些特殊性质的环境污染。具体有:
1城市污染
一是噪声污染。这是工业和人口集中必然出现的;二是光化学烟雾污染。这是由于城市人口密度高,大量使用汽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造成的。三是城市的土壤污染。许多城市郊区为了满足大量城市人口对农产品的需要,使用化肥、农药的数量和浓度都高于农村。
由于城市不断扩展,郊区范围日益扩大,工厂、住宅、商业服务建筑、道路、公用建筑等占用土地愈来愈多,占用的一般都是好地,迫使城市周围开垦劣等土地和过度掠夺土地肥力,造成土地的破坏和污染。此外,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都是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所以有种观点认为:城市是水泥森林,汽车是钢铁甲虫,居民是被圈养的动物。
2城市拥堵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几乎每一座大城市都遭遇过城市拥堵。20世纪40年代纽约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达到令人难以容忍的程度,城市居民因居住环境的恶化开始迁往郊区居住。20世纪60年代的伦敦、巴黎,20世纪70年代的东京,20世纪90年代的首尔,都因突如其来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导致了交通、环境、住房、基础设施、社会福利等紧迫的城市问题,其中交通拥堵是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21世纪初,城市交通拥堵开始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呈现,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交通出现高峰时段拥堵,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拥堵问题最为严重[3]
3、要反思城市化进程中都市 “过密” 带来的社会问题[4]
自人类步入现代工业社会、开启城市化进程以来,便开始面临过密化,而由过密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问题群”。以日本为例:表现为人口过密、企业过密、交通阻滞、社会划一化、社区归属感弱化、城市都心衰落、郊区(特别是农山村)过疏化等,使现代城市面临根本的挑战。作为城市问题的过密现象往往发生于经济活动和人口向城市急剧、过度的集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生活条件的恶化和各种城市功能的低下。具体言之,过密问题主要包括住宅不足和过密居住,学校和城市的下水系统、公园等城市公共设施整体准备滞后,道路和公共交通机关混乱,大气污染和噪音公害,土地利用形态混乱等众多问题,它标志着现代化背景下人类生存的根本性变化。
20世纪60年代,为了东京都市圈经济的集中发展,日本社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迁徙和大流动,大量的人口举家离村进入城市,导致城市“过密”农村“过疏”,最终导致村落社会自身崩溃。使得“过疏”成为困扰日本农村尤其是山村地域的一个严重而深刻的问题。出现了繁荣的东京和陷于不景气的地方,然而繁荣的东京又由于人口过密出现了“都心问题”。在东京都心,城市所应具有的功能已基本消失,作为商务和行政管理机构的都心逐步扩大,而作为居住地、生活地的城市功能则日渐萎缩。夜间人口减少、高龄化、日常生活维持困难、町的界限消失、居民组织与近邻的社会连接几乎荡然无存,从而衍生出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都心受地价上涨、社会环境恶化、城市社会(生活)功能弱化等因素影响,呈现出由“过密”到“过疏”更为复杂的变化,学术界一般把城市都心地区的过疏化称为“道纳斯化”现象。主要是指都心地域常住人口减少的现象。超大型城市发展的另一个后果是将文化资源、医疗资源聚集到大都市,虽然可以提高文化生产和医疗卫生的效率,但导致了学术垄断和地方医疗资源的匮乏。面对过密社会的诸多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先后推出了一些“过密对策”:一是抑制产业及人口无序地流入大城市;二是促进城市功能向地方分散;三是促进地方开发,即农村地域的振兴。
二、全球化背景下城镇化推进的趋势[5]
1、发展中社会城镇化加速发展
发展中社会特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根据1990年世界各国最新人口普查数据,联合国对全球未来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都将经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水平将有明显提高。
如表1所示,在1970~1975年和1986~1990年这两个时期,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1.5%和 0.8%,而同一时期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 3.7%和 4.5%,预计2020~205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为0.5%,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2.2%[6]
表1 世界城市人口增长率           单位:%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970~1975年
1.5
3.7
1986~1990年
0.8
4.5
2020~2050年
0.5
2.2
另根据世界银行年度报告资料(见表 2),1980年,世界上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在 75%,而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8%、32%和24%;但到了1999年,世界上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77%, 而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则分别提高到50%、 41%和31%[7]。预计到2025年,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为83%,发展中国家则达61%。2030 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城市人口将达到50亿,全球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63%左右。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将加速发展。
表2 世界城市化率               单位:%
 
高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年
75
38
32
24
1999年
77
50
41
31
2、大都市带和城市群的活力强化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社会经济活动对微观区位的依赖大大降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了城市发展的郊区化趋势。但从宏观地域来观察,日益发展的郊区化和大都市竞争能力的吸引使社会经济活动向大都市带和城市群地区进一步集中。从全球来看,社会经济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大都市带城市群地区,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大都市带,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的大都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作为中国西部省一级的城镇化,宁夏正在进行的是沿黄城市带的建设。
3、生态城市和公民社会思潮倍受关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意识在全球的觉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的思潮席卷全球。城市经济的清洁生产、安静交通、绿色居住以及城市生态区功能的规划建设,不仅要逐步消除过去城镇化过程中突出的环境问题,而且要使现代城市更适宜居住和生活。如果说在工业化时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强调的是物质环境的机械联结,那么在信息化时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则强调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城市机体的协调、持续和再生。与全球化和生态运动等相伴随,一种相对独立于国家和市场经济组织的公民结社和活动领域在全球大规模兴起。这种以民间性、非盈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集体性为特征的公民社会或称“第三部门”,非常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强调公民的社会参与和社区服务,它极大地改变了城市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促进了多中心、多层级、分散化和网络化治理体系的形成。
三、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趋向
全球化背景下城镇化推进的趋势告诉我们,无论城市化有多少负效应,发展中国家和社会加速发展已成定局。全球经验还告诉我们,现在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让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满足快速增长的城镇人口的需要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许多城镇地区和城市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之间要保持平衡也越来越困难。城市的无极化发展,水、土壤、空气的污染和城市的拥挤以及高密度的人口,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条件不利地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思考它的发展趋向。
2010年全球约69亿人,一半居住在城市,换句话全球已步入了城市化社会。世界银行预测: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城市人口将达到50亿,全球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63%左右。
未来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城市?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个材料[8]: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合作进行了一项名为“各国对环境相关影响的评估” 的研究,用7项指标评出了10个对地球破坏最严重的国家(见表3)。
 
 
表3 对地球的破坏最严重的10个国家的排名及城镇化率
国名
巴西
美国
中国
印度尼西亚
日本
墨西哥
印度
俄罗斯
澳大
利亚
秘鲁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城镇化(%)
81.4
89
46.6
31
90
80
36
73
83
_
 
7项指标如下:
(1)天然林木损失程度;(2)动物栖息地的破坏;(3)海洋捕捞;(4)化肥使用;(5)水污染;(6)碳排放;(7)濒危物种。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国家总的破坏程度,而不是人均的破坏程度,依次为巴西、 美国、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秘鲁。
很显然,对地球破坏严重的国家 城市化率都不低。中国和印度虽然城市化率不高,但都是人口大国,污染总量相对较高。那么究竟有无避免上述问题的城镇化道路?在此介绍 3个个案供参考。
1、意大利的“慢城市”
城市化越来越快的今天,城市的密度越来越大,城市被越来越多的工业、高楼大厦包围,噪音取代了本来宁静的生活环境,空气污染破坏了平衡的生态环境,城市的发展使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太多传统的文化被现代化的元素所代替,城市和城市之间正变得越来越缺乏个性,人和人之间也变得越来越冷漠和缺乏亲情。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人们留给自己的休闲时间太少,根本无法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此背景下,1999年,第一届“慢城市”大会在意大利奥维多召开,在意大利只有1.5万人的小城市布拉提出了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目的是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寻求一种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生活方式的结合,使人们不仅可以享受现代化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更会把一种规律而且健康的幸福生活带给每一个人,这就是“慢城市”模式的起源。
1999年以来,全球已有24个国家 135个城市宣称为“慢城”。全欧境内已有波兰、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德国、法国、英国、瑞士等十几个国家加入,甚至连日本、韩国也有“慢城市”。中国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慢城”。江苏省高淳县已经提交了申请,有望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慢城”。
慢城市有标准:1.人口总数应该不超过5万人。2.必须在所有的公共设施和尽可能多的私人设施上张贴“蜗牛”标识,以直观形式主义倡导“慢生活”理念。3.必须限制汽车的使用,汽车在城市街道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km/h。4.必须有一个噪声管理系统,广告牌和霓虹灯要尽可能得少。5.必须有一套环保的城市污水生态处理系统。6.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保证城市的个性,特别是保护具有地区象征性意义的产品。7.必须定期接受“慢城市国际协会”的检查,以保证上述指标被严格执行。
“慢城”运动还包括:减少噪音与交通流量;增加绿地与徒步区;支援当地的农民,以及贩售当地农产品的商店、市场与餐厅;奖励环保科技;保护当地美学与美食传统;培养热情好客与敦亲睦邻的精神。在另一个“慢城市”,翁布里亚的山顶小城奥维多,电瓶车安静地行驶在中世纪的街道上。互联网在社区和家庭十分普及,带来休闲娱乐,政府官员还借助网络交流治理城市经验。“慢城市” 为后发城市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相适应的参考模式。
2、不丹模式
不丹王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内,在西藏与印度之间,城市化水平很低,90%是农民,尽管土地贫瘠、生活贫困,但境内拥有公认不受污染的天然环境,因而有“香格里拉王国”之称。在 2007 年“世界快乐地图”调查,不丹快乐指数排名全球第8,97%的人民觉得生活快乐满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当大家都在以追求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是否成功及快乐的时代,地理位置偏僻而又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不丹是如何使自己的国民感到快乐的呢?因为他们是以国民幸福指数作为独特的治国理念,虽然人均GDP只有700多美元,但大部分人民都能安居乐业,对于国家的发展方向,不丹以极为慎重的方式推动现代化,以环保文化为重,严控观光人数,是一个置环境保护高于一切的山地伊甸园。
不丹模式还可以说是一个另类的国家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不丹模式打破了我们原先很多习见和教条,比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难以两头兼顾;只有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经济才有活力;只有刺激消费经济才能维持增长;只有经济增长社会才能向前发展等等。说到底,不丹模式就是没把经济发展看作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力量,而是始终关注经济和精神的平衡问题。不丹之所以能提出“不丹模式”,完全是传统文化给他们提供了如何走向现代化的智慧。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不丹寻求的是一个“既可持续,又可生活”的社会,它为后起的城镇化地区发展趋向提供了发展理念方面的参考。
3、中国的“太阳谷”
为了应对全球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后哥本哈根时代,改变城镇的能源结构,提高洁净能源的比例,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建筑群的中国太阳谷——山东德州以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为目标,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源热泵、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遍地开花。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主会场——日月坛·微排大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建筑,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中国太阳谷的节能建筑群成为中国新型绿色城市的样板,从未来世界城市能源效率视角看,中国太阳谷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建设性元素。
四、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的另类视角
宁夏沿黄城市带作为后起的城市化地区,面临着城市化发展的高潮,同时也面临城市化发展的挑战。全球化背景下低碳绿色环保应该成为宁夏沿黄城市带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绿色环保城市,除了要寻求先进科技的全方位支撑,还需价值理念的引领。此框架下的宁夏沿黄城市带必须体现:人与自然的平衡、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建设与保护的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平衡、物质生产与文化富足的平衡、外在形象与内涵精神的平衡。根据国内外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教训,敬畏自然的观念应纳入决策过程,同时还应触及三个方面的深刻话题:
1、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共存共生”
2004~2010年云南每年都有干旱的报道,这促使《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主编时寒冰对旱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旱灾真相实地调查》报告的结论是:“西南干旱,一分天灾,九分人祸”。大西南的干旱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问题从学者的头脑里提到了每个人的面前[9]。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一定要思考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共存共生”,就水而言,无限膨胀的城市会增加水资源的刚性需求。因此,宁夏沿黄城市带的发展必须考虑水资源这个基本因素: 
第一,从宁夏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环境容量出发,以水定城市的发展边界、定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实现生态价值,保障生态安全。
第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宁夏水资源利用系数仅为0.4。未来不仅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要强化污水的处理和中水的利用,以缓解城市生活对环境的压力。
第三,合理分配农村和城市的用水比例。不能简单地用市场法则或经济效率的原则分配城市和农村的水资源,而应站在持续人类社会系统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水资源维持大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四,在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的同时,纳入低碳发展的理念。划分城市的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必须和低碳的发展相吻合,走低碳城市的道路,以应对气候的变化。从长远可持续发展出发,宁夏沿黄城市带建设一定要树立社会系统对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态度。
2、人居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辅相成”
人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国强转向民富的“十二五”期间,健康、绿色、幸福、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将成为重要的建设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居环境在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人居问题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宁夏的沿黄城市带而言,未来社会发展同样面临交通拥挤、公共基本服务准备缺乏、基础设施每况愈下等问题。面对此挑战,宁夏沿黄城市带建设除了建造健康优美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方面还需考虑:
第一,应对城市生产生活污染,要为居民提供安全、健康完善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包括干净安全的饮用水,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
第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整体趋势,在社区建设中适当增添医疗、康复、保健等设施。
第三,应对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公共服务不足问题,应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满足日常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功能需求。
第四,应对城市拥堵问题,缩减交通量(银川市2009年机动车4.67万辆,2010年为5.12万辆),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修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让人们更方便地使用公共交通,避免城市紊乱。
第五,控制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突出沿黄城市带小城镇城市功能的建设。
城市并不是越大越有面子,2010 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厦门大学联合发布了“2010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的排名(公共服务包括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多项指标)。其中苏州击败各省会、直辖市稳居第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排名靠后。
3、村落社会与都市社会的“共同繁荣”
村落社会的崩溃,都市社会的过密是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教训。“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这将大大加快我国进入休闲社会的步伐。《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实施,应该说为宁夏沿黄城市带村落社会和都市社会的“共同繁荣”提供了条件。借此机会我们要:
第一,增强和普及国民休闲意识,提高国民休闲参与度,加快推进宁夏休闲公共服务建设,建立引导休闲发展的有效工作体系。
第二,充分利用宁夏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在固原地区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休闲乡村,如彭阳县的人工林生态景观等,重点引导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民俗旅游。
第三,促进城市功能向地方分散,创建一批具有特殊作用的特色小镇。如书屋小镇、康健小镇、森林生态小镇、老年休闲小镇等。
第四,充分利用“中阿经贸论坛永久会址”这个重要条件,在回族集中的地区建设一批穆斯林休闲小镇、休闲企业和休闲品牌,初步形成较完善的穆斯林休闲产品体系,推动宁夏旅游业发展的转型。
全国已经涌现出了以杭州、三亚、成都、青岛、长沙、烟台、青岛、厦门等为代表的一批休闲城市,还有数量较多的休闲市县、休闲城镇、休闲乡村[10]。宁夏沿黄城市带也应该通过旅游休闲,促进村落社会与都市社会的“共同繁荣”,缩小贫富差距,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将基尼系数调控在 0.2~0.35 区间内,以实现最优的社会结构。
五、 结束语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农村的价值已经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增加。一个城市越发达,对农村就越应该保护。观察一座城市的发展是否健康,一定要观察它与周边农村的关系。
意大利的“慢城市”、不丹模式、中国的“太阳谷”属于三种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但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在寻求一个“既可持续,又可生活”的社会,这个社会在传统的基础上又不乏信息化时代的元素,它为未来的城镇化趋向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静.北方旱区面临冻害风险 农业受旱成城市膨胀主因,http://www.china.com.cn/news.
[2]城镇化出现“大跃进”苗头[N].深圳商报,2010年11月12日.
[3]透视拥堵背后的“城市病”系列报道之四[N].光明日报,2010年10月13日.
[4]田毅鹏.“过密社会”的来临及其挑战——以日本东京为例[J].社会学,2010,(2): 6.
[5]苗长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河南城镇化推进的战略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2004,(1):3.
[6]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15.
[7]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80~281.
[8]杨孝文.对地球破坏最严重的 10个国家[J].读者,2010,(19):60.
[9]王中宇.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J].新华文摘,2010,(13).
[10]钱春弦.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0年12月17日,新华网福建频道.


*作者简介:高桂英(1962-),女,河南郑州人,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及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3-8-6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关于学会 | 联系我们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4号 安徽省社会学会 All rights 皖ICP备090206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