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 新闻中心 | 各地分会 | 学会论坛学会相关 | 科研快报 | 联系我们  
体现特色 突出对策性应用课题研究——在省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3-12-15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体现特色  突出对策性应用课题研究

——在省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上的发言

安徽省社会学学会

 

近年来,我会在省社科联的指导下,围绕“学界兴皖”这一主线,着眼自身特点,突出对策性应用课题研究,学会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推动理论创新和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用的贡献。

几年来,围绕对策性应用课题研究,我会先后出版学术专著5部,内部大型文集6部(320万字),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3个,省级课题7项,发表调查报告40多篇,其中2篇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5篇获省领导重要批示,先后6次主办全国性学术论坛。我会连续两届被省社科联评为“先进学会”,省社科联主办的《安徽社科界》先后20多次介绍和报道了我会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精心谋划科研选题

(一)在选题方向上,突出对策性应用性课题研究。学会作为学术性的群众团体,我们始终把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安徽崛起、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价值追求和主攻方向,在学术活动和学术研究中突出实践导向,在科研选题方向上突出对策性应用研究。比如,我们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百村调查》子课题——《大别山口的美丽家园·落儿岭村》、《魅力盐铺》、《发现钱庙》都是应用性课题研究。该课题在村庄研究的基础上,对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状况进行概念提炼和理论概括,加深了对中国农村社会的认识和研究。为推广我省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中国社科院在我省休宁县盐铺村召开了中国农村发展模式研讨会暨百村调查第三次会议。近年来,我们申报的省科技厅软课题2项、省委宣传部专项课题1项、省社科联课题5项,都是对策性应用课题。

(二)在选题方法上,体现社会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社会学研究,不求哲学的高深和玄妙,不慕史学的恢弘和洒脱,不深涉终极的理念,执着于浅白的表征,靠事实立足,用理论发话。因而,我们在选题方法上,注意体现社会学学科的研究特点和学术方法。比如,我们在《民生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课题研究中,就考虑到安徽作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研究中国乡村社会,就是要从研究安徽乡村改革去探析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在这一课题中,我们以社会学的视角,涉猎中国乡村经济改革、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中国乡村社会建设、中国乡村家庭与村落建设、民生时代中国农民工新观察等5个方面,内容包括了农村阶层结构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养老服务、农村医疗改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的生态建设等许多重大问题。由于选题得当,体现了学科专长和优势,课题就容易出成果。我们这一课题研究,已由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去年7月,我们在中国社会学会2012年宁夏银川学术年会上举办了该书的首发式,得到了全国社会学界专家学者的好评。

(三)在选题内容上,突出研究重点。当下,作为应用对策性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即使在社会学研究领域,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课题研究方向不求全、求精、求一贯性。多年来,我们的课题研究方向大体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研究,二是社会建设研究。在乡村研究方面,我们先后进行了“中国农村改革30年”、“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中国乡村社会建设”、“中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乡村社会管理改革的目标与路径”、“城镇化中的美好乡村建设”等课题研究,已故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陆学艺先生曾对我们的研究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这些成果体现着全国农村研究的水平,可以说是乡村研究的一个品牌。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研究,则集中在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

二、精心组织课题调研

(一)要有问题意识。我们的课题调研,首先是带着问题去调研,从中发现一些本质性的规律或者是一些带有启示性的东西,这样的研究才会有价值。比如,前几年我们就开始的农村集体土地问题的研究。农民的土地是集体的,集体的土地是不能直接进入流通的,必须是国有土地才可以进入流转,那么农民怎么去分享土地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分析》课题研究。再比如,针对当下农村社会留守儿童问题,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个群体十年后可能会带来的问题和恶果,如何解决今天的问题,我们就开展留守儿童问题的课题研究。由于每一个问题都是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因此,我们的课题研究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它的社会价值。

(二)要客观真实。当下整个中国社会面临着千年未曾有过的激烈的社会转型和变迁,处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在组织课题调研时,始终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比如,我们在做百村调查课题时,努力把一个村落的存在、发展、变迁的路径真实的记录下来,找到一个好的视角,坚持去观察它。在某一个地方做调查不只是一次,每隔一个阶段带着不同的问题再重新调查,在调查研究中,体现社会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之所在,这也是这几年我们乡村研究容易出成果和取得成绩的地方。

(三)要真正深入下去。实证研究是社会学学术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调研过程中能够深入下去,不搞蜻蜓点水,不能走马观花。所以,我们每次课题调研,都把功夫下在调研的过程中,在取得大量数据和实例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和概括,提出对策和建议。比如,去年我们申报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合芜蚌试验区创新能力建设服务功能的路径研究》,在2个月时间内,我们先后到蚌埠、合肥、芜湖等地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真正深入下去,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为课题的研究取得成功打下了基础。

近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20多次课题调研活动,如绩溪、休宁、霍山等地的农村文化资源保护调研;霍山、金寨山区经济研究调研;江汽、马钢企业文化调研;凤阳小岗村、肥西小井庄农村发展改革调研;寿县、舒城、六安传统文化调研;芜湖城乡一体化调研等等,取得了一大批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创新课题研究方式

(一)实现由个体科研向团队科研转变。学会作为一个学术平台,我们在开展学术活动中,既重视发挥专家学者的个体作用,更注重发挥学会团队的力量,在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上,坚持团队作战、联合攻关。比如,去年我们在中国社会学学会的支持下,准备开展《安徽社会建设分析报告2012-2013》课题研究,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组织学会2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当年11月在合肥召开课题分析会,明确任务,分工协作,短短3个月,赶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完成了课题的撰写、统稿、编辑、出版工作。全书40万字,这是继《2011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后,我国省级第一部关于社会建设的蓝皮书,新华社在第一时间作了报道,中国日报、中国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等30多家媒体网站进行了报道和转载。近年来,我们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研究》、《合芜蚌自主创新发展研究》、《农村改革的社会学研究》等课题,都是以学会课题组的形式完成的,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组织化水平。

(二)实现由封闭式科研向开放式科研转变。近年来,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组合优势,坚持上下结合,形成开放式科研的格局。一是积极参与上级的课题研究和学术活动。比如,我们参与中国社科院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百村调查》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完成了3个子课题项目。2007年以来,我们积极参与中国社会学会主办的学术年会,先后6次在全国年会上成功的举办了学术分论坛,在全国社会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9年,我会被中国社会学会授予“论坛优秀组织奖”。二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大课题研究。如,2009年,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保护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旅游业》的课题研究;2012年,我们承担了省扶贫办《大别山区扶贫开发研究》的委托课题项目。三是主动与基层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如,我们与蚌埠老龄学会合作,开展《城市老龄化状况及养老问题》的课题研究;与霍山合作,开展《大别山区生态文明建设》课题研究;与铜陵市委党校合作,开展《铜陵市统筹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课题研究;与凤台县钱庙乡合作,开展《乡村治理机制》课题研究。

(三)由单纯的发表文章向进入决策层转变。我们认为,学会要发挥咨政智库作用,其科研成果必须进入党委政府决策层。为此,我们把进入决策层作为课题研究的努力方向,收到了好的效果。比如,副会长刘奇的调查报告《公器倾斜难以为重》,在中国媒体引起强烈反响,胡总书记批转李长春同志要加强有关问题的研究;他的《农村社会转型与农业政策取向》的调查报告,国务院领导批转有关部门参考借鉴。学会课题组完成的《安徽省企业社会责任的建构》、《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研究》等课题,省领导也都分别作出了批示。《合芜蚌自主创新体系研究》课题完成后,省领导的批示是:“报告对合芜蚌自主创新工作两年多来的实践总结提炼精辟,符合实际。对下一步工作建议有见解,针对性强,请创新办、科技厅借鉴参考。”

四、努力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质量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坚持质量优先意识,把质量第一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一是注重前瞻性。理论的价值不在于解读,而在于引领。作为社会学的研究,更是要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它所出现的新的问题。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始终注重课题的前瞻性。比如,铜陵市作为安徽省创新社会管理的试点市,我们及时开展“铜陵模式”的研究。“铜陵模式”的做法主要是全面撤销街道办事处,成立大社区,减少管理层级,强化居民自治能力。我们及时总结铜陵经验,研究“铜陵模式”对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当然,“铜陵模式”社区管理方式相对比较创新,但推广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和检验。我们研究“城乡一体化”建设,就考虑到我省地域宽阔,各地经济发展也参差不齐,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同路径的探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推进城镇化,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说,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注意把握社会发展的走势,注重研究一些带有前瞻性的问题,比较好的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

二是注重原创性。我们的许多课题研究注重原点起步,努力体现其原创性。比如,去年,我们在做《安徽社会建设分析报告2012-2013》课题时,从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生态文化、社会保障、社会结构等方面,研究我省社会建设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许多方面展示了社会研究中的创新之处和亮点。比如,书中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总结了在乡村、试点市县建立了群众工作部,和信访办合署办公,创新了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新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解析了我省“生态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该书分析了中国好人的“安徽现象”、新医改背景下安徽模式的实践经验等等,许多问题的研究体现了原创性的特色。再比如,我们在做《发现钱庙》这一课题时,从调查到完成前后历经了近一年的时间,采取文献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课题组对钱庙村进行各种类型的大大小小调查,全村抽样300户进行问卷调查,做了200份访谈,书中对该村的发展路径、经济结构、从组织农民到农民组织及乡村治理机制等,都是一种全新的研究。

三是注重实效性。我们的课题研究始终注意围绕中央省委的要求及重大工作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几年来,我们自觉加大社会建设方面的课题研究。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美好乡村建设”,我们就结合社会学的特点,积极开展乡村社会建设研究。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的战略决策后,我们及进跟进,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开展合芜蚌项目的课题研究。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进入国家层面后,我们又积极呼应,再次开展深化合芜蚌项目的研究。

开展对策性应用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决心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学会的好经验,努力提高学会科研工作水平。

 

 

2013121

发布时间:2013-12-15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关于学会 | 联系我们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4号 安徽省社会学会 All rights 皖ICP备090206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