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 新闻中心 | 各地分会 | 学会论坛学会相关 | 科研快报 | 联系我们  
王开玉等著的《不一样的童年》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16-7-24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王开玉等著的《不一样的童年》出版发行

中国以人为本城镇化的生动写照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出版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陈丽雯

 

农民工的脚步从农村走向城市,其子女的成长步伐也伴随着人的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从学术话语走向官方话语。著名社会学家王开玉等著的《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由社科文献出版社于20167月再版发行。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中国农民工子女进行实证调查的报告,深入挖掘中国以人为本城镇化的生动案例,以细致敏锐的触觉探析不一样的童年中的点滴,以关怀温暖的视角剖析出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姿态,引人沉思。

本书汇集了作者对我国349县的留守儿童的调查,规模较大,深入到不同类型的省市和地区。正如陆学艺先生在序言中所写的那样,这是一幅珍贵的素描,按照社会学研究中“真实、全面、准确、深刻”的要求,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基础性的研究资料。这样有事实、有理论、有观点的著作是不可多得的,对研究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该书从人的城镇化的角度出发,白描了中国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现状,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依托个案访谈,通过直白、生动的社会学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农民工子女生活状态和教育状况的素描图,精彩重现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点滴和教育状况,在国内外影响深远。本书还汇集了电子音像制品《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本片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音像提名奖”。本书内容还包括近十年来社会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深化研究。十年来,经过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和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我国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了改变。

农民工子女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跟随父母流入城市的流动儿童,另一个是留守在家中的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7亿的人从农村流向城镇,这种流动是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流动,不仅波及农民工,而且能够影响到他们的家庭子女。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样本数据推算,6102.55万留守儿童留在了农村,这一人口大流动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的。在人的城镇化中,该书描绘了让小脚丫从孤独走向幸福的中国农民工子女生活图景,让爱为农民工子女撑起一片蓝天。

一、积极却孤独的童年需要爱的本源

在该书中,通过对49100多个个案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和一般的孩子相比,有着很多的特点:他们视野开阔,热爱家乡,有着美好的理想;自立能力强,肯吃苦耐劳;对待挫折和困难的承受力强;懂得感恩,珍惜关爱。

但是他们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人形容是“小皇帝”的生活。但是由于他们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儿童成长期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又有一种“弃儿”的感觉。

事实上,很多农村的孩子都是能够温饱的,其外出打工的家庭的经济条件普遍都是好于以务农为职业的家庭的经济条件的,所以这些留守儿童的问题并非是在于经济问题。往往是家长责任缺失导致留守儿童情感缺失,家庭的监护权是儿童爱的本源。而这一本源的缺失,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压抑他们的真实情感需求,一方面亲情的相对确实导致他们对“爱人”的能力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他们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和性格养成方面也是相对较弱。

近十年,随着调查的深入,对家长监护权问题的认识和落实已成为家长关注留守儿童的一个焦点。家庭中父母应当明确自己的监护权,监护权不可推卸也不可转移,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应当把留守儿童留在身边,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庇护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幸福成长。2016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颁布,通过全方位利用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一次以具体文件的形式确认和设置留守儿童的保护机制。留守儿童并非是经济问题,需要家长用心培养,家长监护权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寄宿学校“代理家长”让童年不落单

这十年来,学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尽量做到留守儿童的学校生活和业余生活的全覆盖,从寄宿制学校到农民工子弟学校,从“代理家长”到全方位的照管留守儿童,倡导以公平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推进民办教育的发展,表现了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从一般性寄宿学校建设到全方位寄宿学校建设,要全方位的监管儿童。在监护人职责不到位的情况下,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进行监管,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监督,保护留守儿童的安全不受伤害,推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保护下健康成长。

在留守儿童成长阶段,学校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家长,负有一定的家长责任,所以可以通过“代理家长”的方式,在寄宿制学校的大环境下,由“代理家长”对学生的日常饮食起居和生活进行帮助和管理,通过老师的关爱使得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家庭和学校对他们的温暖,他们引导孩子更好的管理生活费用,引导孩子热爱学习,还让孩子敢于说爱。

三、在研究中积累并成长

在流动人群的研究中,从关于农民工研究,到关于农民工的一代二代划分,再到农民工的子女——“空巢儿童”(后又称留守儿童),接着关于农民工婚姻的研究,一系列的研究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流动群体的生存现状。就留守儿童的研究来说,政府、家庭、社会、学校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解决的重点也不断深入,不断调整,从政府、社会责任到学校管理,进而回归到家庭职责的角度,也符合实际情况。本书就是沿着这条路不断深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也跟踪了大量主流媒体,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也推动了对农民工呼声和要求的重视,将农民工问题推进到决策层的视野,各级政府和社会也把这项工作当成了重要工作,不断加快农民变市民的城市化融入进程。

该书创新了研究方法,立体观察方法在筑路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架桥,第三空间的微评方法成为联系社会的光纤。整合三种研究方法,便是一种中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三种方法能够成为推动农民工子女乃至社会各个话题的研究方法,从实践与成果推介的角度创新了定性和定量两个轮子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将研究成果的实效扩大,进一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以研究推动政策的转向。

真正的落实需要以综合治理的方式,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建设农民工子女增权的社会支持系统,动员全社会力量,让童年从孤单走向幸福,真正的落实保证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基本权益。

正如王开玉教授在序言中强调,从乡土中国到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承担中,从人的城镇化的视角,不了解留守儿童就不了解中国城镇化;不了解为解决留守儿童的付出,就不了解中国城镇化的艰难历程;不了解留守儿童如何融入城市,就不会深刻了解为什么中国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我们相信在人的城镇化潮流中,在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保护下,农民工子女的成长会更加幸福。

 

发布时间:2016-7-24 字体大小: 关闭】【打印
  关于学会 | 联系我们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4号 安徽省社会学会 All rights 皖ICP备09020668号